——写在廖树森教授从医从教55周年之际
他是一名好医生,医术高超,医德高尚,深受患者的信任和喜爱;他是一名好领导,带领全院职工风刀霜剑共蹉跎;他是一名好老师,勤奋耕耘,桃李满天下。他就是南阳医专第三附属医院名誉院长廖树森教授。
从第一次踏上河南这片土地至今,廖树森教授从医从教已达55年,严谨文雅的学者已年近古稀,却仍然奋战在医疗一线,屡获殊荣,却谦虚务实;满腹经纶,却从不吝把知识灌输给学生。朋友称他“做人有原则,敢作敢为”;学生们称他“师德典范”;患者称他“医德高尚”。 这一切都源于廖教授为光明事业奋斗一生的追求。
1955年,廖树森教授以优异的成绩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后,就职于上海。此时,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,人才稀缺,百业待举,大批有为青年响应国家号召,发扬“哪里需要,就去哪里”的精神,踊跃奔赴全国各地的建设岗位。年轻的廖教授也是这批建设大军中的一员。
工作后不久,他就跟随国家医疗队到南阳进行眼科普查。在普查中,细心的廖树森发现,南阳的眼病患者非常多,特别是沙眼及其并发症者居多。但受医疗条件的限制,当地医院鲜有眼科门诊,很多病人得不到好的治疗,致盲率居高不下。他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普查工作结束后,毅然留了下来。从繁华都市到农业城市,廖树森没有考虑到这样的选择会让自己失去什么,而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。他主动向医院领导请战,利用星期天下乡为群众义诊。“那时,每到星期天,我和几个年轻人就骑着自行车,带着干粮,深入到农村、学校、工厂,为群众义务治疗眼病。”廖教授说,“有时候,白天农民下地了,上门找不到,我们就晚上登门,一旦发现病人,能够现场治疗的,就及时治疗;不能现场治疗的,就带回医院。”
一年寒假,廖树森教授带领的义诊队伍到达唐河县龙潭乡时,发现了许多需要手术的病人。可当地的条件非常简陋,找不到一间像样的手术室。在请示了医院并经同意后,几个年轻医生一商量,把一间小学教室布置成手术室,用两张课桌拼成手术台,免费为当地患者进行手术。廖教授回忆说:“当我们打开病人眼上的纱布,许多失明多年的患者睁开眼睛,重见光明的一霎那,惊喜交加,那份感动令我们久久不能忘怀。”
靠着这份情怀,廖树森教授在南阳扎下了根,为了医治更多的病人,他一次次放弃了回上海的机会,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让南阳的眼科事业从无到有、从落后到先进。
80年代,在南阳奋斗了近20年后,为了将自己的精湛医术传授给更多的医生,廖树森教授牵头创办了南阳卫校眼科研究所,开办五官科专业教学,先后承办省、地两届眼科医师进修班,培养代教进修眼科医生共约250人,为提升基层医生眼科医疗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随后,他又创办医专一附院眼科,开放病床50张,引进眼科大型先进设备,开展新技术、新项目,率先在南阳开展眼科显微手术: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,先天性青光眼小梁切开术,玻璃体切割+球内异物取出术,视网膜脱离复位术,角膜移植术,框内肿瘤摘除术等多项先进技术,所开展的近视准分子激光治疗,白内障超声乳化+人工晶体植入,眼底病荧光血管造影,视网膜前膜剥离处省内先进水平。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,廖教授因在疑难眼底病、视神经、视路病变的诊断、鉴别诊断、处理上的超高造诣享誉全国。在理论研究上,廖教授也不断塌缩,先后在核心眼科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有30多篇,出版著作有10余部,其中《高血压眼底诊断学》、《临床眼底病学》、《青少年近视远视及其防治》、《新编临床眼科学》等著作发行国全,影响广泛。并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8项。
鉴于廖教授在教学研方面的突出成就,他先后成为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理事,南阳分会副会长,南阳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,南阳市第3—8届政协委员。期间多次获奖,1982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,1983年获省优秀教师,1987年获地区劳动模范,1989年被评为地区科技拔尖人才,2000年评为省退休发挥作用先进个人。
退休后,1999年,廖树森教授来到风景秀丽的白河南岸,接收创建了医专三附院眼科,使南阳市宛城区城乡结合部有了一个集临床、教学、科研为一体的眼病专科。在他的带领下,医专三附院眼科人努力奋斗,团结协作,首先从临床常规和开始,重把关,严要求,重视专业学习交流、提高、进行阶梯传帮带,逐步建立起一个专业的眼科团队,在上级医院的支持下,成立了眼科微生物实验室,特别对眼表致病菌的鉴定起到关键作用,购置了美国博士伦新一代前、后段玻璃体切割系统、白内障超声乳化仪、眼用AB超、眼电生理仪、全自动电脑视野分析仪、裂隙灯显微镜、巨大磁铁、微电脑快速灭菌仪、超净工作台、二氧化碳冷冻仪、间接眼底镜、角膜曲率计等数十台(件)先进的检查、治疗设备,和省内外知名眼科医院建立了网络联系,重点开展了深板层、穿透性角膜移植、眼表重建,治疗各类化脓性角膜炎、角膜白斑、圆锥角膜,玻璃体切割、球内球外手术治疗各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复杂的视网膜脱离、玻璃体病、复杂眼外伤球内外异物取出,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各种高端人工晶体植入,使白内障患者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,复合眼外伤的整形、修复、使一些重度眼、颌面外伤能及时得到最佳救治,在白内障无障碍“曙光行动”的省内公益活动中,医专三院是辖区内的省残联手术定点医院,12年来,数以千例的白内障患者享受到了这项关爱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福音。
廖教授带领自己的得意门生余庆阳主任,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年轻的医生,年近八旬,仍坚持每天坐诊、查房,由于病人较多,有时查房的年轻医生和护士都觉得疲惫,廖教授却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,专注于倾听、询问、讲解、指导,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,连一个小细节都不放过。廖教授如此忘我工作态度感动着三附院眼科的每一个人,大家丝毫不敢放松马虎,认真对待每一病人,每一次诊疗机会,每一场手术。几年时间下来,三附院眼科已经形成了一支以廖教授为核心医术精湛的医疗队伍。
余庆阳主任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:“廖教授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我们的!不但如此,他还教育我们‘好的医生,要有本事;有本事,还要有关心病人的心’。”
的确,廖教授不仅医术高明,而且医德高尚。对待病人总是尽心尽力,丝毫没有贫富贵贱之分,总是想方设法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。
淅川县的杜雄因积劳成疾,双眼患并发性白内障。由于瞳孔完全锁闭,手术难度大,先后被多家医院拒绝治疗。双目失明后,爱人也离他而去,他不得不带着女儿沿街乞讨度日,后来到医专三附院眼科,廖教授经过细致的检查,决定为杜雄免费做“虹膜光学切除合并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”,第二天患者就兴奋地喊道:“我看见了,我能看见了”!患者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,廖教授会心的笑了。帮助杜雄重获光明的同时,廖教授还帮他也找回了生活的信心,病愈后的杜雄通过自己的努力,做起了小商品生意,从此结束了乞讨生涯。
另一位患者因遭抢劫,左眼被砸伤。在某医院就诊后被告知,由于左眼伤势严重,治疗希望不大,需要摘除。抱着一线希望,这名患者找到了廖教授。在仔细检查后,廖教授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原则,制定了保住眼球、挽救视力的手术方案并亲自手术。最终,那只被医生诊断为需要摘除的左眼,在廖医生的医治下,根本看不出来受过伤。面对患者的感谢,廖教授谦虚地说:“我们能为病人做的都尽量做。”正是凭借这样的信念,廖教授为医专三附院眼科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。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廖教授以高尚的医德、高超的医术致力于眼科事业,将自己和患者紧紧的联系在一起,用青春谱写出了对事业的热爱,用行动践行着对患者的承诺。在此,我们也向为南阳光明事业奉献了55年的廖老师道一声谢,同时,也祝福老人健康长寿!永远年轻!